半夜三轮坏在宜昌郊区,以为要被狠宰,结果上门换胎的收费让我愣住了
夜,已经深了。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,只有零星的路灯在宜昌的郊区公路上投下昏黄而寂寥的光晕。我,一个靠着电动三轮车在夜市摆摊谋生的小生意人,正行驶在这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。车斗里还残留着白天烤串的烟火气,身体的疲惫与回家的渴望交织在一起,催促着我拧紧电门,再快一点。
“砰!”一声沉闷而决绝的巨响,毫无征兆地从车身后方传来。紧接着,车身猛地一沉,方向瞬间失控,歪歪扭扭地向路边冲去。我心里一紧,死死攥住车把,凭借着多年的骑行经验,总算在车子撞上路边绿化带之前稳住了它。冷汗,瞬间浸湿了我的后背。
我跳下车,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一照,心顿时凉了半截——后轮瘪得像一张摊开的饼,厚实的轮胎侧壁上,一道狰狞的口子清晰可见。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扎钉,而是彻底的爆胎。我环顾四周,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偶尔有汽车呼啸而过,带起的风让我打了个寒颤。时间,已经指向了午夜一点。
那一刻,一种熟悉的无力感瞬间包裹了我。这辆三轮车是我全部的家当,是养家糊口的工具。把它丢在这里,万一被人偷走或者零件被拆,损失就太大了。可这上百公斤的铁疙瘩,凭我一己之力,别说推回家,就是推到几百米外都难如登天。我尝试给几个白天一起出摊的朋友打电话,但这个时间,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冰冷的关机提示音。
绝望之际,我忽然想起车头挡风板上贴着的一张褪了色的救援小广告,上面写着“24小时电动车/三轮车上门维修救援”。在当时,这几乎是我 的救命稻草。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,拨通了那个号码。电话很快被接通,一个沉稳的男声传来:“您好,这里是XX维修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”

我急忙将我的位置、车型和故障情况一股脑地告诉了他。电话那头的师傅非常专业,他没有过多废话,只是确认了几个关键信息:“好的,您在XX路靠近XX桥的位置是吧?电动三轮车,后轮完全爆胎,需要更换新胎。我们库里有适配的轮胎,师傅从市区过去大概需要40分钟。您在那边注意安全,保持电话畅通。”
挂掉电话,一丝希望升起的同时,更大的担忧也随之而来。“完了,这下要被狠宰了。”我的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冒出这个念头。半夜、郊区、紧急救援、上门服务……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,简直就是“天价收费”的代名词。我开始在心里盘算:一个轮胎的市场价大概是多少,上门费、夜间服务费、人工费,加起来会不会要我四五百?甚至更多?对于我这样每天挣辛苦钱的人来说,这无疑是一笔巨款。等待的40分钟,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,我一边警惕地看着我的车,一边在心里为即将到来的“价格审判”做着准备。
大约半小时后,远处一道明亮的车灯划破了夜的寂静,由远及近。一辆小型的维修货车稳稳地停在了我的三轮车旁。车门打开,下来一位穿着工作服的骑手师傅,看起来四十岁上下,神情干练。他下车后先是和我打了声招呼,然后便径直走到车后,打开专业手电筒,仔细查看起损坏的轮胎。
“师傅,您这情况确实挺糟的,应该是压到了什么尖锐的硬物,直接把胎壁划穿了,补是肯定补不了了,只能换。”他一边检查,一边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向我解释。他的专业态度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,但对价格的恐惧依旧盘踞在心头。
只见他从货车上熟练地卸下一个千斤顶、一个工具箱和一条全新的、带着包装的轮胎。他先用千斤顶将三轮车后部稳稳地顶起,然后拿出专用的扳手,三下五除二就将报废的车轮卸了下来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。在更换新胎的时候,他还特意检查了一下轮毂,用抹布擦去了上面的泥沙,嘴里还念叨着:“轮毂边缘要清理干净,不然新胎装上去气密性不好,容易慢跑气。”
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。他不是那种只为了完成任务而草草了事的工人,而是一个真正懂行、负责任的师傅。在安装新轮胎、上紧螺丝、给轮胎打气的过程中,我们简单地聊了几句。我半开玩笑半试探地问:“师傅,你们这大半夜跑这么远,收费肯定不便宜吧?”
他笑了笑,手上的活儿没停,回答道:“我们是明码标价的。轮胎是轮胎的钱,服务费是服务费。我们做的是长久生意,靠的是口碑。在宜昌这地界,要是宰客,名声坏了,生意就做不下去了。”他的话语很朴实,却让我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稍微落下了一点。
不到二十分钟,轮胎就换好了。师傅将千斤顶撤下,又用胎压计仔细检查了一遍气压,确认无误后,开始收拾工具。他一边收拾,一边还提醒我:“师傅,您这车链条有点干了,刹车线也有点松,有空去店里保养一下,或者自己买瓶润滑油喷一喷,骑起来安全。”
终于,到了最关键的环节。我深吸一口气,像是准备接受审判的犯人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师傅,那……一共多少钱?”
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笔,在上面写了几个数字,然后递给我看,并解释道:“轮胎是XX型号的加厚防爆胎,150元;夜间上门服务费,因为您这儿离我们市区比较远,收您60元。一共是210元。”
“多少?210?”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下意识地又确认了一遍。我脑海里预演过400、500甚至更高的价格,但210这个数字,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。一条质量不错的加厚轮胎市场价也要一百多,加上师傅大半夜从宜昌市区开车过来的人工和时间成本,这60块钱的服务费,简直可以说是“良心价”了。
看到我愣住的表情,师傅还以为我觉得贵了,连忙补充道:“这个价格是真的不能再少了,我们公司有规定。您可以用手机支付。”我回过神来,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涌上心头。我连声道谢,迅速扫码付了款,嘴里不停地说:“不贵不贵,太感谢了!我以为至少要四百块呢!真的太谢谢您了!”
师傅只是憨厚地笑了笑,摆摆手说:“应该的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说完,他便启动货车,汇入夜色之中,只留下那盏渐渐远去的尾灯,像一颗温暖的星星。我跨上修好的三轮车,拧动电门,车子平稳而有力地向前驶去。刚才还觉得冰冷孤寂的郊区公路,此刻似乎也多了几分温度。
回家的路上,我一直在回味这次经历。在这个物欲横流、许多人信奉“顾客是待宰羔羊”的时代,我却在最无助的深夜,遇到了这样一位收费公道、服务专业的维修骑手。他不仅修好了我的车,更温暖了一颗因疲惫和戒备而冰冷的心。这次出乎意料的救援,让我对“诚信”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它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,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服务、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份公道的报价单里。我想,我会永远记住那个夜晚,以及那位在宜昌郊区公路上,为我带来光和希望的维修师傅。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

